学科始建于 1958 年建校之初,是公司首个获批的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。2006年获批“黑龙江省重点学科”,2007 年获批“黑龙江省作物学领军人才梯队”。先后于2000年和 2003 年获批“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”和“作物遗传育种”硕士学位授权点,2006年获批“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”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,2011 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;2012 年获批“寒地作物学博士后流动站”。2017 年依托本学科获批黑龙江省双一流建设“优势特色学科”建设项目。
本学科现有专任教师60人,其中正高 18 人,副高19人。博士生导师12人,硕士生导师 33人。具有博士学位教师 45 人,博士化率 75%,45 岁以下教师 41 人,占比 68.3%。多人获得全国优秀教师、“五一”巾帼标兵、省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。2016年以来,学科依托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、工程技术中心,以及农垦水稻、大豆产业创新研究院等 10 个科研平台,承担完成各类科研项目 98 项,经费总额达 5000 余万元。学科现与美国、加拿大、日本、韩国、印度、巴西等 20 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和项目合作,建立了中印有机杂粮研究所,学科作为中方食用豆主持单位参加了中欧地平线项目。
学科始终紧紧围绕国家粮食安全,聚焦寒地集约型农业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,凝练了“寒地作物全程机械化优质高效生产”“寒地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品种选育”“寒地作物逆境生理与分子调控”“寒地作物营养生理与生态”4 个区域与服务面向特色鲜明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方向。60年来为我国的现代化大农业建设贡献了大批的科研成果,从建国以来推广面积最大、增产最显著大豆“三垄”栽培技术,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“三江平原中低产田改良”项目,获得农业部“神农奖”的系列大豆新品种,以及获得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效益奖的大豆种衣剂项目,一直到“十三五”期间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项目,在国内和省内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。
“十三五”期间学科共招收 241 名研究生,其中本校生源172名,省外生源69名,学科秉承“立德树人”“质量发展”理念,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具有正确
“三观”和高尚学术道德、兼具国际视野和一定从业能力、勇于创新与实践的高素质、综合型作物学专门人才118多人。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,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,助力龙江担当现代农业排头兵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与智力支撑。